top of page
搜尋

濕氣讓屋內更寒冷!有效運用三種裝潢技巧,家中潮濕霉味都消失!


寒冷的冬天,許多人假日都喜歡宅在家享受溫暖的被窩,不喜歡外出活動。但如果家中時常有著陰冷的濕氣,甚至伴隨著不好聞的發霉異味,可就讓人有些受不了了!

濕氣不僅讓體感溫度比起實際溫度要來得寒冷,還會讓家中的傢俱、物品發霉,更甚者會影響到居住人的健康。許多人在購置房產時,會特別留意房子的方位以及空氣中的濕度等等,目的就是要避免掉家中潮濕的麻煩。

不過,如果已經入住了才發現,或是中意的房子不想因為潮濕問題而放棄的話,又該如何解決呢?其實,可以透過裝潢面的設計,以及裝潢使用的材料等等,有效降低屋內的濕氣。

一起來看看到底如何解決這惱人的問題吧!


1、使用防潮建材

用了這麼多的小方法,都不如從裝潢上下手來得有效!若想要屋內有效防潮,最有效的方式就是「使用防潮建材」!在裝潢時,選用不會吸附水氣的石材、石膏、塑化板等,盡量避免使用木作的家具及隔間,尤其是在廚房以及浴室這種較容易潮濕的地方,若使用木頭作為裝潢的主要材質,容易造成發霉、腐壞的問題,讓裝潢的壽命減短許多。

2、牆面使用吸濕的塗料

現在市面上有許多廠商推出了能夠「吸濕」的塗料,這類型的塗料具有吸附水氣的功能,能夠達到家中除濕的功效。

像是近年來非常火熱的「珪藻土」塗料以及各式各樣的「吸濕、抗潮」等油漆,都能夠透過大面積的塗抹使用,讓牆面成為家中降低濕氣的好幫手。

但不要以為使用了這類型的塗料,就能夠一勞永逸。雖然這類型的塗料具有防潮的功效,但若是沒有注意屋內的通風情況,讓它們能夠適時的「排汗」,這些吸濕的塗料還是會「飽和」,導致濕氣回灌,失去吸濕的效果。

3、針對易潮濕的浴室及廚房,規劃防潮的設計

其實在家中,最容易有發霉及異味問題的就是浴室,畢竟是每天使用水梳洗的地方,如果沒有做好排水及通風,很容易就孳生黴菌、產生臭味。所以與其治標不治本的使用除濕機,不如在一開始規劃時,就將「烘乾機」及「換氣機」等設備安排至浴室中,除此之外,浴廁也可以採取乾溼分離的設計,更能讓家中的環境保持乾爽。

當然,如果還在賞屋階段,也可以留意一下浴室內是否有對外窗能夠通風,降低碰到易潮濕房屋的風險。


台灣屬於潮濕多雨的亞熱帶氣候,雖然嚴重程度因每個屋子的狀況不同,但家家戶戶不免俗都有些潮濕、發霉的問題,是否要解決也就看個人的意願了!畢竟,濕度太高的情況下,容易讓人感到粘膩不適,夏季更易感到悶熱,冬季也更易覺得寒冷,時間久了也會影響到人的身體狀況,因此編輯在這邊還是建議大家,如果家中潮濕的狀況久久無法改善的話,還是要適時的諮詢專業,讓室內設計師好好幫您規劃一下適宜的方法處理喔!


134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